close

 

2014年11月《咆哮誌》這本紀錄1990之後五本雜誌的書出版,以下是詹偉雄先生在信義誠品談雜誌的筆記。

我一直企圖累積從編輯跟通路的角度整理出「雜誌生死學」,而在詹偉雄為書最後寫的文章「思索雜誌」一文讀到了更好的詮釋。

一如往常,筆記大多是講者說的話,我會把工作心得穿插進去。

DSC_1684  

雜誌的特性

1-週而復始,每一本書像是終點,但是雜誌是車站。讀雜誌,像是轟隆隆往前去的未來。載你去未曾感受的未來。

2-某一特定的旨趣的雜樣內容:咆哮誌這本書嘗試用頁碼的排列順序,給你看雜誌有多雜的樣子。

雜誌裡圖像空白比例,文字切塊或是長篇,塑造空間的雜,企圖調劑你閱讀的時間,必然要丟很多線索進去這平面空間。

 

3-圖文搭組的技藝:這是種隱形的興趣,詹偉雄說他這輩子遇到的工作夥伴,通常都對圖文搭組有難以言說的熱情。

4-你看不見得落版單:落版單是隱匿的時間之河,所有的雜誌都必須包含操作時間的順序。(大學實習時,某總編輯告訴我,這是雜誌最核心的價值所在)

 

5-時代的時間與個體的時光:所有的雜誌都要轉譯時代的訊息,心中要對讀者啟蒙的符號。時間轉譯成時光的重要文化工具。

 

6-小確信就是大肯證。

2011年透過三本雜誌創刊時,我們開始談雜誌轉向:從大議題轉到個人議題。

而行人社長周易正說明想出咆哮誌的原因是:2009年有兩本日文談雜誌的書翻譯,《雜誌上癮症》跟《編輯時代》,而我們認為台灣也曾經有過幾本時代印記的雜誌,就出版了這本。

 

雜誌幫你殺死時間或是充滿意義

「當你在讀雜誌,你在圖文的巷弄穿梭,來回,往你生命的某一個未來眺望。」辦雜誌跟讀雜誌的人,對雜誌操作的未來過去嚮往。 

現代人是「時間人」,對時間有特別的意識,很多文化類型在現在出現:札記,小說跟日記跟雜誌,他們是藕斷絲連的兄弟,構成自我實現的循環。17世紀這些文化類型在「基督教文明」相信輪迴的時間點出現,時鐘出現了,人類開始理解生命不可逆:生命狀態只會前進,中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是自己掌握的,我們開始讓自信萌芽。

於是,時間感受變得更清楚:我們渴望與上一刻的自己(思想 經驗 想像 幻覺 )對話,證據就在17世紀咖啡館文明也出現了,在西方文化哲學研究中,咖啡館是自己對話的空間,離開喧囂進入自己。咖啡店是第三空間,第一是家裡,第二是工作辦公室。

 

所有的雜誌都是一個啟蒙的概念,看「發刊詞」就知道這批編輯要追尋的未來。(雜誌小姐要看當期雜誌好不好看,就先看總編輯的話。)

講到題目設定,雜誌總是瞻前顧後,不是milestone 就是 tombstone,討論接下來要發現的事情,也做跟過去重要的事情。

我們透過不斷的講話,把自己拉到時間裡。曾經有一段時間,美容院體系是各類雜誌最大訂閱戶,也能打發飛機上的時間。為什麼雜誌可以填滿時間?因為你想知道,下一刻永遠比這一刻更好嗎。現代性:賦予「未知」以無上的興奮。

啟蒙不是一件興趣,啟蒙是一宗時間中的志業,以雜誌為工具,窮盡未知的事物。「我們對未來理想中的自己,有一定的預想跟設定,」安穩在現在,是因為過去跟未來整合的很好。需要技術做到超越,需要知識帶領,需要身體記憶把握當下,雜誌就是這樣的產物,一重要的文化工具。每一本雜誌都瞄準關心一個東西,但是過程複雜。

 

雜誌編輯可以分種類

創辦雜誌的人有兩種典型:供給端創業家跟需求端實業家。

只有英文版的《MONOCLE總編Tyler Brule儼然是供給端教父。詹偉雄曾經做過《數位時代》,《ShoppingDesign》,《短篇小說》,《gigs搖滾誌》跟《SOUL運動誌》,這五本雜誌做吃力不討好的角色,都是前者,分享未曾分享的概念,希望有一點點變化。因為他們的敘述自我要完成實踐,才是成就感來源。後者會以大部份的需求為滿足,通常沒有什麼熱情者,在流程中SOP管理計劃分析,接近消費者變動的口味。偏向大眾化的理想自我,像是台灣曾經熱賣的雜誌:90年代是商業周刊,21世紀是壹周刊。

新品種雜誌是第三種:廣告派送家,這三年越來越多廣告代理公司跳下來辦雜誌,充滿了業配的內容,文章內容企劃難以言說。

 

網路影響雜誌什麼

談到雜誌其一功能是殺時間,但網路是更厲害的殺時間的工具了,隨時都可以滑,從電視電玩到臉書,現代人填補時間的伴侶更多了。

每一本雜誌的瞄準了的一群人的理想自我。而現代社會中,認同開始紛亂破碎,雲雨霧化,非常非常困難在媒體建構的環境中辨認自我。雜誌曾經也扮演啓蒙角色,但你現在會開始身體實踐,做甜點,木工或是自己開始手繪印製一本ZINE,各種體驗活動也KO了雜誌。

雜誌構成「想像的共同體」,因為雜誌的發行量讓你像是參與了一個命運共同體,但這點,臉書比任何雜誌都更俱備,時間軸上貼文的都跟你有關聯。但是臉書非常脆弱,實際按讚跟現場落差太大。

網路開始有線上雜誌,或是雜誌內容網頁化,可以連出到各種平台,連到不知道要回來原本的界面,而我們會說:古典雜誌是紙本。

DSC_1872  

 

 

而2011年之後,從歐美雜誌到中文雜誌創刊方興未艾,「新雜誌的誕生,並沒有減速,」這是個有意思的事情,其中美國出版圈有統計2009-2014,創辦新雜誌的數量跟倒掉的數量,新雜誌還是大過於收掉的雜誌。

一本不僅止想像,實體世界中的網路組成雜誌可能,我們可以想幾個問題:

雜誌作為啓蒙工具,作用消失了嗎?

雜誌還是最適合進入自己的文化媒介嗎?

廣告比雜誌內容好看的雜誌,出現更多了,舉例Norrona 報導戶外冒險者的故事。做產品的比我們作內容的人更厲害,那我們還要做什麼?

 

 

雜誌不死,只是變新變小

作為雜誌編輯的核心能力是把時代裝進時間,然後把時間變成時光,時間因為人有意義。紙本雜誌的風貌越來越豐富,核心能力沒變,是料理自我的能力,可以從個人微觀跨越到巨觀大時代。

網路把跨國雜誌廣告的年代沖垮了,捲土而來的是這些創業雜誌,得從自我營運模式找到平衡。只要編輯者的生命能獲得料理,目標變得清晰,中間的困難跟財務折磨都會在這樣的過程忍耐。

台灣這些咆哮誌大部份自我承諾比較高,現在小雜誌浪潮方興未艾,有固定廣告,有內容料理,財務找到固定的人就行了,創雜誌時代條件不一樣了。

 

詹偉雄舉了幾本日文地方在地生活刊物,還有日文雜誌《i bought 》:沒有廣告,透過各式各樣的人介紹他們買東西的邏輯,買物系譜學,每一個東西都講出一個道理。這樣的內容即是回頭建構自己的內容為稿,物與人的連結,創造了奇異的想像。

 

「把未知世界勾勒出來,」時代中最酷的人始終都是讀雜誌的人,看臉書的都是集體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詹偉雄 i bought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雜誌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